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1|回复: 0

西安过大年,一天之内八千兵马俑接待八万游客

[复制链接]

703

主题

0

回帖

211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111
发表于 2025-1-7 08: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起兵马俑,不得不提我很小的时候看过的电视剧秦始皇,秦始皇一生颇受争议,一是统一六国,二是焚书坑儒。但是年幼的我只从电视剧里看到秦始皇的孤独和无助,高处不胜寒,亦是第一个称帝的人。







秦始皇兵马俑,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兵马俑是用陶土制成兵马形状的殉葬品。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说起我对兵马俑的认知不仅仅来自于课本,还来自于张艺谋与巩俐拍摄的《古今大战秦俑情》,一部穿越古今的故事,带着爱情,带着不舍,带着无处诉说的寂寞和凄凉。也是因为那场电影,内心深处一直想有朝一日亲眼见见兵马俑是怎样的壮如何保养眼部皮肤。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之北,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话说带女儿来看兵马俑,可是她一直心心念念的。女儿总说老师说了,要多出去走走,涨见识,这次寒假第一次来看兵马俑,亦算是新年伊始的一份成长礼物。







如今的骊山不多说了,园区内除了秦始皇陵碑之外其余全在地上,并没有挖掘开发。满目清翠的松柏常年矗立此处。而兵马俑才是最值得看的一件历史性国宝。







如今馆内共开放三个坑,其中一号坑的规模最大,呈长方形,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现已出土陶俑1000余尊,战车8辆,陶马32匹,各种青铜器近万件。进入一号坑,话说正值新年期间,人山人海,先闯过人山人海挤进坑旁,瞬间一个古代大军阵映入眼前,士兵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清纯校花沦为胯下玩物挡,仿似喊杀震天、战车嘶鸣的古战场正在你面前,使你分不清是自己穿越了,或是秦军穿越了。







说起一号坑也是兵马俑最多的地方,当天正值年初二,人群拥挤007球探比分,据说当日有八万人来看八千兵马俑,这比例也说明兵马俑之世界地位。







二号坑在一号坑北侧,据说是秦俑坑中的精华,因为这里揭开了古代军阵之谜。由四个阵仗组成:东边突出部分由持弓驽的跪式和立式驽兵俑组成;南半部由驷马战车组成车兵方阵;即俑坑中部车徒结合,由车、步、骑兵俑混合编制组成长方阵;俑坑北半部由众多骑兵组成的长方阵。四个方阵有机组合,由战车、骑兵、驽兵混合编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严整有序,无懈可击。秦始皇英勇擅战,虽然长埋地下,亦使自己的军队仍然保持着严防死守、做战待敌的模式。







说起三号坑,不懂考古学的看看样子即可。其实这是一个没有完全开发出来的坑,也正因为三号坑不曾全部开发,使我们能看到坑内层层黄土封盖着多少秘密。



据考古学家称,从3号坑的内部布局看,应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



说起秦始皇兵马俑,虽然我们今日从远处看,仿似千篇一率,其实不然,出土的兵俑即有身份上区分,也有服装上的区别,更有姿式,手持武器的区别。







出土兵俑分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

当然,兵俑内最特殊的一个兵种即为立射俑,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蹬方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





《吴越春秋》曾记载的“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此正持弩之道也。”

跪射俑与立射俑一样,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







武士俑即普通士兵,在秦俑坑中出土数量为最,可依着装有异分为两类,即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除以上之外,还出土有军吏俑和骑兵俑。博物馆周边的摊位上总少不了这些后仿制的兵马俑供游客照像用,以满足游客到一此一游的心情。

最罕见的当属高级军吏俑,也称将军俑,在秦俑坑中数量极少,出土不足十件。







据说兵马俑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从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来看,几乎无一雷同。而我从长焦镜头拍摄的兵俑每个表面都不一样,或面露微笑,或沉思。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给人的感觉,整个兵马俑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感情色彩,仿似他们一直行走人间,从不曾被掩埋地上。又仿似他们是有生命的人,过着自己军旅生涯的一生。











兵马俑制作方法大部分是采用陶冶烧制的,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

当初的兵马俑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瞬间消尽,化作白灰。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



而现在我们看到一号坑的兵俑是出土后专家修复的,也就是说一块一块粘合起来展示给游客看的。









有人云:“一派诚心护帝灵, 谁言土偶不无情。”又有人说:“兵马俑烧将才老,祖龙墓闭帝国空。三军魂魄几时复?猎猎旌旗卷大风。”











经千百年风霜雪雨,深埋这片黄天厚土之下,只因机缘一到,即令世人为如何保养眼部皮肤止,兵马俑出土诉说整个秦时始的征战之频繁。











我们如今看到的兵马俑,是被焚烧过的,而对于秦兵马俑被烧可考证的竟然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嫌疑最大。据记载,项羽设鸿门宴的地点据此地仅有五公里,他与秦始皇也结有仇怨。







走出兵马俑,新年的气氛正弥漫整个长安城,时光带走秦氏霸业,留下令世人震惊的兵马俑,我知道,每个兵俑都有自己的故事,如何被制作,被安放,又如何被发现,被修复,这其间的光阴流逝无数个春夏秋冬,千百年来争战撕杀,他们安于地下静守黑暗,只做为秦始皇的兵俑。是一束光将他们带到世间,一刹那间,身上的色彩被风化,面目表情依旧清晰可见,动作依旧标准完美。嘴角那一抹微笑或许是对安放宿命的认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激速重机

GMT+8, 2025-5-20 13:24 , Processed in 0.0363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