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5|回复: 0

它既通气血,又补肝肾!可治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

[复制链接]

551

主题

0

回帖

165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655
发表于 2024-2-7 17: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代医书以“枳壳丸”取名的方剂不少,而这个来自《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瑞竹堂方》的枳壳丸,却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七仙丹。为健阳剂,可治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咽痛,小便频数等多种症状。







组成:木香半两 枳壳一两(麸炒,去瓤) 白茯苓(去皮) 川楝子(酥炒) 知母(去毛) 小茴香(盐炒) 甘草(去皮)各一两

用法:将上药捣为细末,加蜂蜜做成如跳棋大的丸剂。每服一丸,空腹细嚼,温酒送下,再吃点米饭或糕点将它压下去。



本方所治腰膝酸软,常见病因为经络不通和肝肾双亏,经络不通当调气,通畅气血,而此方木香疏肝顺气,枳壳理气宽中,川楝子疏肝行气,白茯苓行气利水,小茴香健胃行气,共五味调气药物。

五味药亦调脾胃之气。由于脾胃之气不足,尤其脾气虚,则清阳不升,上窍失养,可见眩晕耳鸣。故此方亦治此症。

就肝肾双亏来说,又常常表现为遗精早泄,头晕耳鸣,小便多等症状,治当补益肝肾,滋阴壮阳。

故用木香疏肝,川楝子疏肝泄热,白茯苓健脾利湿泄水,知母滋阴泄热利水,盐炒小茴香暖肾散寒,并用甘草和中,调和药性,共治诸症。



此方用药,除木香仅用药半两(《瑞竹堂方成书于元代,元代一两约现代38克),其它均为一两。元代朱震亨说:木香味辛,气能上升,如气郁不达者宜用。若阴虚火旺,则反助火邪,故用量宜少。

方中知母,性味辛苦寒凉,下润肾燥而滋阴,上清肺金泻火,是二经气分药。入肺、胃、肾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清肺热的功效突出。由于肺金为肾水之母,母清则子安,所以对肾经的虚热治疗,效果也好。为滋阴降火要药。

更因其性苦燥,苦能燥湿,故《本草蒙筌》曰:补肾气,泻去无根火邪;消浮肿,为利小便佐使。而枳壳丸所治症状之一:小便频数,在中看来,正是小便不利的表现。



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吸收了冬季的寒气与苦燥之性,归肝、小肠、丰满的寡妇经。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等功效,可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等的治疗。

枳壳性味苦、辛、酸,微寒。苦寒之性比知母和川楝子稍轻,归脾、胃经。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常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等的治疗。

白茯苓性味甘淡而平,能守五脏真气,其性先升后降,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的治疗。

小茴香,性味辛,性温。归肝、肾、脾、胃经。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盐小茴香有暖肾散寒止痛的功效。

加上甘草,七味药,就像七个仙子,调畅身体气机,补肝肾虚损,让身体达至轻盈无患之好状态便指日可待啦。

我们吧


不要错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激速重机

GMT+8, 2024-11-24 10:22 , Processed in 0.0265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